一、整改工作开展情况
(一)区清怡小学党总支落实整改情况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,将巡察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,召开专题整改会议5次,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,对照巡察反馈问题形成剖析材料,强化政治自觉。二是强化组织领导,成立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,制定实施方案,建立“整改清单”,实行“周调度、月通报、季评估”机制。三是坚持标本兼治,建立 “整改销号” 制度,对整改任务开展“回头看”,将整改与制度建设结合,修订《党总支会议议事规则》取得初步成果。
(二)主要负责人组织落实整改情况。在巡查整改工作中,学校党总支书记严格履行“第一责任人”职责。一是牵头组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,主持编制《巡查整改实施方案》,将反馈问题系统拆解为具体整改任务,逐一明确责任主体、整改标准及时限要求,建立动态推进台账。二是主持召开专题整改会议,带头查摆剖析自身在党建引领、履职尽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,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,主动接受班子成员和师生监督评议。三是压实班子成员“一岗双责”,对整改进度滞后的责任部门负责人进行督办。
二、反馈意见整改进展情况
问题一: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(一)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方面。
1.针对学习不深入问题。
整改进展情况:已整改完成。
整改措施:一是深化党总支理论学习机制。整改期间召开 3 次党总支会议,均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列为首议题,每次开展30分钟以上专题研讨,并结合教学管理实际制定落实方案,同步建立决议跟踪台账确保学习成果落地见效。二是推进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。制定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的学习计划,5月组织1次集中学习、2次分散学习,实现全员覆盖;6月16日开展学习心得交流分享会,10 名骨干教师结合教育教学、班级管理实践分享感悟,有效提升教职工理论素养。三是完善集团章程与管理体系。2025 年 4月成立专项小组启动章程修订工作,经调研论证,于5月底完成起草并上报审核,6月27日通过学校教代会审议并正式施行。
成效:通过强化理论学习、完善制度建设,全体教职工政治站位显著提升,理论学习深度与实践转化能力持续增强。修订后的集团章程进一步贴合教育政策要求,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融入学校发展各环节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与制度基础。
2. 针对主题教育理论学习“浅尝辄止”问题。
整改进展情况:已整改完成。
整改措施:一是强化专题学习培训。依托 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活动,5月至6月组织4次专题学习,每次学习时长不少于2小时,全体党员参与率达 100%,学习成效显著。二是严格检视整改管理。5月上旬完成全面自查,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心得体会 “初审 — 复审” 两级审核机制,由支部委员负责初审,党支部书记负责复审,对不合要求的心得体会责令重新撰写,确保学习效果真实有效。三是规范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。5月16日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上级文件精神,完成 2022年3月解放思想大讨论实施方案修订工作,新增规定聚焦内容,并于5月27日、28 日组织级部教师学习,确保活动方向精准、贴合实际。
成效:已完成 2022年3月解放思想大讨论实施方案修订,新增规定聚焦内容,并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,确保活动贴合实际。
(二)关于落实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、德智体美劳“五育并举”均衡发展方面。
1.针对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问题。
整改进展情况:已整改完成。
整改措施:一是分层细化思政课程目标。2025年4月2日,召开专项教研会,组织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深入研究课程目标体系,结合学情与课程标准,分年级分水平系统梳理细化。低年级侧重启蒙教育,中年级注重品德塑造,高年级强化政治素养提升,并以此指导教育教学工作。二是深化课程思政融合创新。2024-2025 学年第二学期,构建 “学科+思政”集体备课机制,组建跨学科团队挖掘思政元素,在语文、数学、科学等学科教学中融入价值引领。创新 "情境浸润式" 教学模式,结合主题班会、学科竞赛等载体,强化学生价值认同。通过教案标注思政亮点、课后撰写育人反思、录制精品课例,形成校本课程资源库,实现课程思政策略共享优化。三是拓展多维思政教育场域。积极整合校外资源,建立校外思政实践基地,分批次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。同时邀请先进典型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,并将社区志愿服务纳入常规工作,构建校内外联动的思政教育实践格局。
成效:目前已构建起分层递进、衔接有序的思政育人体系,实现课程目标精准定位、教学内容系统融合、育人场域多维拓展,相关成果将纳入常态化工作机制长期落实。
2.针对学生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课程的问题。
整改进展情况:已整改完成。
整改措施:一是完善课程体系设计。2025 年4月8日,组织学科教师学习课程标准,结合现有体系进行优化。严格依据相关课程标准,分年级明确课程目标与框架,聚焦核心教学内容,形成更完善系统的课程目标体系。二是强化课程管理监督。4月初,建立课程督导机制,通过课堂常规巡查、教研组听课、学生访谈等多种形式,加强日常教学管理,确保课程规范实施。
成效:完成课程体系优化,分年级明确目标框架,构建更科学的课程体系;通过常态化督导机制,有效保障课程规范落实,提升教学质量。
3.针对开足开齐课程艺术教育的问题。
整改进展情况:已整改完成。
整改措施:一是严格课程管理,刚性执行艺术课程计划,设监督小组,完成违规课程占用整改,强化问责。二是分层优化设计,构建阶梯化课程体系,融入地方文化,开发校本特色课。三是强化师资与资源保障,组织培训,完善硬件。四是创新评价机制,记录成长,多元评价。五是加强监督,每学期专项检查,建立台账限期整改,持续提升艺术教育质量。
成效:目前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已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,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时达标率达到 100%。
4.针对课程全员育人、高质量育人的问题。
整改进展情况:已整改完成。
整改措施:一是核心目标为弱化分数,聚焦学科核心素养,借情境、游戏任务考查学生知识运用及综合能力。设计遵循分层递进,依年级设难度梯度;多元融合,跨学科整合任务;动态反馈,重学习过程。二是分学科设模块化任务,如语文口语表达、数学计算等;创设主题化场景,像 “太空探险”,融入学科任务。三是建立评价体系,制定《乐考评价量表》细化标准,多主体参与评价,教师、学生、家长、志愿者各有侧重。用数字化工具记录过程数据,生成报告。四是提供技术与资源支持,开发校本题库,与周边学校共享乐考资源。
成效:目前学校课程体系与乐考评价深度融合,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趣味任务中显著提升,真正实现了 “减负不减质,乐学乐评” 的教育目标,为区域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。
(三)关于校园规范化、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问题。
1.针对校园安全问题。
整改进展情况:已整改完成。
整改措施: 一是学校强化消防器材管理,严格执行检查制度,明确人员分工与责任。与专业消防维保公司签订协议,从严监督,按时检查记录、反馈情况,及时处理问题,保障消防设施安全有效,消除安全隐患。二是是持续完善管理机制,落实网格化管理,加大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,杜绝形式主义,强化内部管理,全力维护校园安全。
成效:学校持续完善管理机制,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,科学划分安全责任网格,每个网格明确责任人。整改期间,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校园安全隐患排查,发现并整改问题39 项,整改完成率 100%,并建立“发现—整改—复查”闭环管理机制,杜绝形式主义。
问题二: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问题。
(一)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方面问题。
1.针对落实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及报备问题。
整改进展情况:已整改完成。
整改措施:一是强化制度学习培训。2024 年11月26日,学校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及教职工开展重要事项报告制度专题学习,重点解读报备规定、流程及标准,实现全员覆盖,有效提升制度认知水平。二是严格落实问题整改。针对报备管理问题,开展专项核查,对信息填报进行规范指导。同时,建立健全审核机制,明确党支部书记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签字,确保审核率达 100%。此外,完善报备资料管理流程,安排专人负责收集、整理与存档,实现资料管理规范化、标准化。
成效:一是实现制度学习全员覆盖,显著提升教职工对重要事项报告制度的认知与执行能力;二是建立常态化审核机制,报备流程更加规范严谨;三是构建标准化资料管理体系,确保报备资料完整规范、可查可溯,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2. 针对材料撰写、归档问题。
整改进展情况:已整改完成。
整改措施:学校从工作作风整顿与文件材料归档管理两方面推进整改。2024-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,开展文件管理专题培训,强化教职工规范意识;建立责任追溯机制,明确工作失误问责标准,并设立监督岗位,表彰先进典型。同时,完善文件归档制度,细化归档范围、保管期限与分类标准;优化硬件设施,配备标准化存储设备;推进档案数字化管理,搭建校内公共存储平台,实现纸质与电子档案双轨存储。
成效:整改后,学校文件材料归档完整率达100%,文件管理规范化、系统化水平显著提升,形成高效有序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。
(二)关于从严治校、从严治教方面问题。
1.针对课后服务工作开展的问题。
整改进展情况:已整改完成。
整改措施:一是4月初制定《课后服务细则》,明确服务内容、时间及安全责任,严禁补课考试,成立督导小组开展定期检查。二是优化课程设置,基础托管专注作业辅导与阅读答疑,素质拓展按年级开设兴趣课并开发校本课程,推行“课程超市”供学生自主选课,设置分层班级满足不同需求。三是 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,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,通过规范管理、分层教学、资源整合,提升课后服务质量。
成效:通过常态化督导检查,课后服务教学规范性显著提升,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,课程完成率提高,家长满意度持续保持高位。
问题三: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作用、抓党建工作力度、教师队伍建设问题。
(一)关于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方面。
1.针对党组织领导、决策问题。
整改进展情况:已整改完成。
整改措施:一是深化思想制度学习。2025年5月12日、23 日,学校党总支书记组织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开展专题学习2 次,6月16日党支部书记牵头开展专项培训1次,通过集中研讨强化党组织决策核心地位认知。二是优化决策职责体系。5 月 23 日完成“三重一大”决策主体条款修订,明确重大事项由党组织会议集体研究决策。同时拟定党组织与行政部门职责清单,并经广泛征求意见,确保职责划分科学规范。
成效:已完成“三重一大”决策主体条款修订,明确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;初步形成党组织与行政部门职责清单,经多方意见征集完善,实现决策职责体系科学化、规范化。
2.针对制度建设问题。
整改进展情况:已整改完成。
整改措施:针对制度建设问题,2025年4月学校成立专项小组,将关键决策纳入党组织前置研究,5月完成相关修订。在章程修订工作中,组建专家团队梳理优化条款,强化党组织领导内容,经公示、审议等程序,6月27日通过教代会审议并正式实施。同时明确校长职权,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。
成效:通过完善议事规则和章程修订,党组织领导地位在学校制度体系中进一步强化,关键决策流程规范性显著提升,学校章程与管理要求高度契合,校长负责制运行更加规范高效,构建起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。
3. 针对党建工作问题。
整改进展情况:已整改完成。
整改措施:一是规范党建专题会议。2025年5月15日起启动《党总支会议议事规则》修订工作,6月20日拟定单设党建专题会议流程,明确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且围绕单一主题开展。6 月25日确定党建专题会议议题,6月27日通知参会人员筹备,有序推进会议组织工作。二是改进党建报告查摆。5月初开展党支部调研工作,通过个别访谈广泛征求意见,初步梳理党建工作问题,后续将深化分析完善报告内容。三是严格报告审核机制。5月28日制定《党建报告审核制度》,6月30日对党建工作报告进行初审,7月5日开展集体审核,确保报告内容真实、措施可行。
成效:通过完善议事规则、深化调研分析、严格审核把关,党建专题会议规范性显著提升,党建报告问题查摆更具深度,审核机制有效落实,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,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、实效化发展。
(二)关于党建统筹监管指导方面问题
1.针对三会一课、主题党日等问题。
整改进展情况:已整改完成。
整改措施:一是 2025年5月12日-14日,组织党支部支委会成员与党小组组长开展专项培训,强化 "三会一课"、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规范学习,各党支部同步落实主持人信息报备制度。二是 5月16日开展会议记录专项培训,建立会议档案专人负责制,规范收集整理签到表、影像及记录材料。5月21日完成支部会议档案专项检查,确保材料完整规范。三是 5月20日启动党员组织生活材料自查自纠,通过集中学习、个别谈话提升党员重视程度,严格审核心得体会等材料,持续加强质量把关。
成效:通过系统培训、严格审核和责任落实,党支部组织生活流程更加规范,会议记录质量显著提升,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增强,有效推动组织生活提质增效,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。
三、今后整改工作打算
(一)破解理论学习难题,深化学习实效。针对理论学习存在形式化、学用脱节等突出问题,学校开展 “理论学习提质行动”。严格执行 “三会一课” 制度,创新构建 “领学-研讨-实践” 闭环学习机制:由领导班子成员带头领学党的创新理论与教育政策文件,组织教职工围绕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开展专题研讨,剖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切入点;同步开展 “理论学习+课堂教学” 实践活动,要求教师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设计、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等具体行动,推动理论学习从纸面走向实践,切实提升学习成效。
(二)强化政治建设执行,完善决策机制。针对民主集中制执行不规范等问题,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,细化 “三重一大” 事项清单及流程,建立教职工代表列席机制;开展政治能力培训,增强 “四个意识”,提升党建引领治理效能。
(三)强化制度监督问责,压实治党责任。针对从严治党责任传导衰减问题,构建 “责任-监督-问责” 体系。制定责任清单,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考核,建立典型案例通报制度,每季度在全校范围内通报问责情况,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倒逼责任落实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
中共滨州市滨城区清怡小学总支部委员会
2025年6月27日
鲁公网安备 37160202000617